张勤:  
      谢谢武老师的介绍,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到山东来跟大家进行交流。今天在座的知道做猪的育种的,刚才王楚端老师主要给大家讲了母猪的管理问题,他讲的育种场、商品场都应该实用,尤其是商品场用得更多一些。我主要讲的是“遗传评估与种猪选留”,这个主要针对育种场。
      不管什么畜种,育种主要是做选种和选配。选种选配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按照现在的育种观念就是遗传评估,遗传评估为我们选种提供依据,同时也为选配提供依据。我在这儿跟大家分享一下遗传评估怎么做以及种猪选种怎么做跟大家交流一下。
      遗传评估
      遗传评估对于种猪场是普通的话题,做育种的话都必须做遗传评估。简单地说遗传评估是评定个体作为种猪的种用价值。我们不是去评判它的商业价值,是评定它的种用价值,也就是这个猪你把它选下来作为种猪的话,它对后代的遗传贡献能有多大。通过这样的评估,为选种选配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育种场做了若干年的育种工作以后,你的育种效果怎么样,这个也需要通过遗传评估来提供依据。
      对于育种场要进行选种,可能你每天都在做,所以你要经常地做遗传评估,它是一个中心的工作。
      为什么要做遗传评估?做育种最希望的是在我们所需要选择的性状上做遗传进展。主要是选择强度、选择准确性、遗传变异性和世代间隔。大家在学校里如果学过育种的话,都应该学过这样一个公式:遗传进展=选择强度×选择准确性×遗传变异性/世代间隔,其实育种就是围绕着这四个方面做工作,就是你要想获得最理想的遗传进展的话,就要从这四个方面做工作,要想办法提高选择强度、选择准确性和遗传变异性和缩短世代间隔。在这四个因素中,准确性是最关键的,如果选择不准,其它的做了也没有用。所谓的准确性,就是你是不是把遗传上优秀的个体选出来让它繁殖后代。
      遗传评估是准确选择种猪的依据。猪的生产性能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仅仅看它的表型优秀不等于它的遗传也优秀,它的表型优秀可能是它得到了更好的环境所造成的,遗传上未必一定是优秀的,我们只能通过遗传评估才能评判一头猪遗传上是不是优秀。
      遗传评估的基本原则:首先是尽可能地消除环境因素的影响。一个猪的生产性能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你要评判它遗传上是否优越的话,要尽可能地把环境的影响剔除掉。影响一头猪生产性能的环境因素有很多,包括饲料、营养水平、性别、猪舍环境、管理方式、饲养员、疫病、母猪的泌乳和护仔能力,这里面有一些是我们已知的、人为控制的,有一些可能是未知的或者是控制不了的,它是客观存在的,你没法控制。但是,我们还是尽可能地让它保持一致性,减少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环境的差异。
      在中心测定站做测定,目的就是为了不同来源的猪在统一的环境下做测定,中心测定站的环境比我们一般的场的控制严一点,一致性好一点。不同场的猪到中心测定站去测定,它的环境差异比较小,所以比较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来不同猪的遗传的优劣性。中心测定站必定规模很小,一年测不了多少猪,我们主要还是要通过场内的测定。不同场之间的环境差别是比较大的,但是我们选种大部分是在场内选种,所以你要求这个场内的环境尽可能地地提高一致性。当然,我们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保证都是一致的,差异肯定会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猪舍之间都会有差异,不同的饲养员也会造成一定的差异。除了尽可能地保持一致以外,我们还要用统计学的方法校正环境的差异,这是我们第一要考虑的。
      第二个原则是要尽可能利用各种可利用的信息。我们评定一头猪的遗传优劣性除了看它自身的表型以外,还要看它的亲属表现。利用各种可利用的信息,这种可利用的信息主要指亲属。利用的信息越多,做遗传评估的准确性就越高。各种亲属的信息与被评估的个体的亲缘关系越近的话,这个亲属提供的信息价值就越高。一个个体的价值是1的话,父母亲提供的价值相当于1/2,后代和全同胞价值也是1/2,半同胞是1/4,祖代亲属提供的信息也是1/4,再远了价值就会降低,到曾祖代提供的信息再减半,就到1/8了。尽管是这样,我们还是利用各种可利用的信息。
      第三个原则是采用科学的育种值估计方法。要求我们使用的方法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所有信息,但不是所有的方法都能够有效利用所有的信息,同时能够有效地校正环境因素的影响,使估计值与真值之间的相关达到最大。每个个体都会有一个真实的育种值,我们要去估计它的育种值,使估计值与真值之间的相关达到最大。我们现在用的方法就是所谓的动物模型BLUP,现在育种场的人都知道,都有这个概念,后面还会再讲这个方法。
      做遗传评估的基本内容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做育种值估计,去计算每个个体在每个性状上的育种值(EBV),每个性状都会有一个EBV。衡量个体在单个性状上的遗传优劣性。第二,综合选择指数。我们的选种不能只看一个性状,要考虑多个性状,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综合选择指数。这个综合选择指数是根据育种目标,对不同目标性状的估计育种值进行适当的加权得到的一个指数。
      做遗传评估的基本流程很简单,首先要准备数据,也就是做遗传评估用什么样的信息计算这个指数。数据准备好以后要做检查这个数据有没有问题,然后利用这个数据去计算EBV,最后再根据EBV计算指数。
      数据准备。我们要准备什么样的数据?我们要用的数据第一,能反映个体真实的性能。经过性能测定或者经过记录,所得到的数据应该是真实的、客观的,它能够反映这个个体的真实性能是什么样的。当然我们做性能测定还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大家按照一定的规范去做。第二,要能反映群体的真实水平。要求数据是完整的、连续的和足够的数量。完整的就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它应该是完整的;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并且你要反映一个群体水平的话,就要有足够的数量和代表性。我们经常看到Garbage in和Garbage out,如果你用于遗传评估的数据都是些垃圾数据,质量很差的话,你得到的遗传评估结果同样是垃圾,可能比垃圾还要糟糕,你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错误的结果。那么你用这个结果去选种的话,它会误导你,结果很糟糕。本来是一头很差的猪,你把它当成很好的猪留下了,结果就更糟糕了。
      大家做遗传评估都有软件,数据准备也是软件给你准备,这个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就是我们在每次运算的时候,最好利用所有的积累数据。做遗传评估一般地来说,一个批次的测定完了以后就要去做一下评估,比如说有的场子一个礼拜测定一次,有的场两个礼拜测定一次,你测定完了以后跟着就要做遗传评估,每次遗传评估的时候,你要把所有过去积累的数据都利用起来。我可能已经连续做性能测定做了若干年,你要把过去所有积累下来的数据都利用,不是说这次评估只用这一次测定的数据。
      我们利用的历史数据越多,来自亲属的信息量越多,遗传评估的可靠性越高。
      如果你的数据积累已经有好多年,可能你的数据量太大,条件不够了,算不了那么大的数据量的话,性状测定记录最好在5年以上,用最近5年的记录,系谱记录最好追溯到3代以上。
      从现在来看,大部分的猪场5年以上的记录不太多,有的场有5年以上的记录,有的场还没有。从计算条件来说,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按照现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10年的数据应该都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一般的场每年测个几千头,积累了10年,也才几万头猪的数据,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我们现在计算机10万以上的记录应该一点问题都没有,不要太担心这个事。如果你的猪群很大,数据量也特别大的时候,至少要保证做到这一点。特别强调的是不能按照主观喜好取舍数据。我们前面讲到数据要完整,不要按照喜好取舍数据,比如某一段时间的数据看上去不是那么漂亮,把这个数据删掉,不用它,这样是不行的,这样数据不完整。当然,这也要求我们做性能测定完整,不能说去年测了,今年不测了,这个数据不完整,而且它不连续,数据的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数据准备好以后我们要做数据检查,数据检查主要看数据有没有错误。任何记录当中,错误总是难免的。如果有错误存在了,它会使我们的估计育种基础值出现偏差,降低估计值的可靠性,进而影响群体的遗传进展。准备好数据以后,在进行育种值估计之前一定要对数据终可能存在的错误进行认真检查。
      数据检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性状值的检查,比如背膘、日龄、产仔数,这些性状值是否在可接受的合理的范围之内,比如日龄一下跑到250天,这个数据是不是可以接受的?或者百公斤体重日龄在110天,这个是不是可以接受?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有极端的个体出现这种情况,但是这个时候你要去检查和核实,看是你弄错了还是它就是这样的,或者说它虽然是这样的,但是当中有一些意外情况,比如这个猪中间发病了,所以导致它的日龄特别大,这样的记录用它还是不用它?它是属于非正常的数据,我们认为这样的数据最好不要用。
      二是记录完整性检查。这一条记录它是不是完整的,是不是有必需的信息缺失了。一条完整的记录除了包括性状记录值以外,还要有跟这个记录相关的环境的记录,比如说测定数在哪一天测的,这头猪的出生日期是哪一天,这头猪的性别是什么,这些记录是不是完整?如果不完整的,相当于这一条记录无效,没有用。
      三是系谱检查。看看这个系谱是不是存在逻辑性的错误。这头猪的父亲在你的记录里面是一头母猪,这肯定是不符合逻辑的,或者这头猪的父亲或者母亲的出生日期比它的后代还要晚,等等这样一些逻辑性的错误是要检查的。我们的软件应该会自动地做这样的检查,但是有的时候我们还是要人工去看一下,因为自动检查有一些东西不一定能检查出来。有些错误即使去看,我们也不一定能看得出来,比如说日龄本来是160天的,结果你把它记成了150天,这样的记录我们去看也不一定能看得出来,但是我们还是要做检查,尽可能地把错误挑出来。
      育种值估计。前面用的方法主要是动物模型BLUP,这个概念不去详细地解释,它是统计学的概念,它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育种值估计的最好方法,也是被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常规方法,不光在猪上面,其它畜种也是用这种方法。
      它的优点:能有效地校正环境效应;能充分利用所有亲属的信息;适用性广,可用于各种不同情况;准确性高,对于所给定的信息,可使估计值与真值的相关达到最大。这个相关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个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就是用相关系数来度量,相关系数越大,说明准确性越高。
      方法的具体细节不说,但是有一点给大家讲一下。这个方法是基于一定的模型做育种值估计的,这个所谓的模型指的就是这个性状的表型值跟影响这个性状的各种因素的线性的表达式,比如说日龄或者背膘厚,影响日龄和背膘厚的主要因素有哪一些?比如说有场-年-季-性别,这个场-年-季-性别是指我们做日龄或背膘测定的时候,它这种所在的场测定的年份和季节、性别。还有所谓的窝效益,指的是这头猪出生的时候所在的那个窝,跟它同母和同胎次的仔猪。窝也是一种效应,它这个效应主要是母亲的泌乳能力会影响这一窝仔猪的生长发育和这一窝所在的小环境,对这一窝猪的生长发育也会有影响,然后是个体育种值。个体育种值代表遗传的影响,前面这些都是环境的影响。这是主要的因素,当然可能还会有其它的因素,其它的因素是未知的或者我们根本没办法去控制的。
      其它生长性状像日增重、饲料利用率、眼肌面积也可以参照这个模型,基本的影响因素是差不多的。
      繁殖性状的模型大概是:产仔数=场-年-季+持久环境+个体育种值。场-年-季指的猪只产仔时所在场、年份和季节,还有持久环境效应。产仔数在一头母猪当中是多次表现的,每个胎次都有产仔数,可能就会有一些环境影响到它每一次产仔性能的,这种因素我们叫持久环境。其它的性状包括产活仔数、出生重均匀度、断奶仔猪数、21日龄窝重、断奶至发情间隔等等,也可以参照这样一个模型。
      我们做遗传评估都用软件,这是所谓的动物模型BLUP在软件里自动实现的,但是有的软件给你把模型固化了,你没有办法修改,但是有的软件给你提供了可以修改模型的机会。
      我们要用这个方法还有基本的条件,要有个体和亲属对性状表型值及其所处环境的准确可靠的记录,要有完整准确的系谱记录和先进的计算软件。
      有了估计育种值以后,下一步就要算选择指数。选择指数是把不同性状的估计育种值按照性状的相对重要性进行加权而得到。这个指数相当于我们的育种目标,育种目标应该包含两个东西,一是目标性状是哪一些,二是对每个性状的相对重要性怎么设的。这两个方面就是用这样一个公式表达出来(图)EBV代表各个性状的估计育种值,W是对每个性状的加权,这种加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照经济重要性去加权的,就是通过它的经济价值反映它的重要性,对这个性状每改进一个单位带来的经济价值有多大。产仔数增加一头的价值跟日龄减少一天的价值肯定是不一样的,或者背膘厚减少一毫米,这个经济价值是不一样的。当然要严格地计算这个经济价值的话,也不太容易,涉及到很复杂的成本和收益的计算。尤其是成本是很难计算的,比如日龄降低一天,它的成本有什么变化?从不是很严格的经济价值就是从经验上判断这个性状相对重要性是百分之多少,如果说总的重要性是1的话,假如第一个性状占了30%,第二个性状占40%,第三个性状占30%,加起来是1,按照这样一种经验性的加权。
      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在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定义的指数是这样定义的:首先是父系指数,父系指数是以百公斤日龄和背膘厚为目标性状。这里有日龄的EBV,有背膘的EBV,有EBV的标准差,前面就是它的相对权重。
      这个指数我们又做了标准化,标准化的目的对这个群体来说,指数的平均数是100,标准差是25,这只是一个转换。这个指数已经能反映它的相对优劣性,这个指数只是给它做了一个标准化而已,为了我们习惯上用起来方便。
      母系指数的目标性状是日龄、背膘厚和总产仔数,相对的重要性是0.3、0.1、0.6,产仔数的权重很大,占60%,背膘只有10%,同样地也做了一个标准化。
      父系指数用在哪儿、母系指数用在哪儿?主要看杂交体系是什么样的。如果是杜长大这样一个体系,杜洛克就是父系,长白大就是母系。杜洛克的选种用父系指数,长白大用母系指数。
      对于遗传评估结果的理解
      关于EBV,EBV有正有负,平均值在0左右。日龄和背膘厚的EBV当然越小越好,产仔数的EBV越大越好。
      关于选择指数。平均数在100左右,标准差在25左右,指数肯定是越大越好。如果群体足够大,指数大于100的约占50%,大于125的约有16%,大于150的约有2.3%。比如你的指数可能200以上了,你要去考虑这个指数是不是有点问题了,150以上的也只有2.3%。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比例?大于125就是平均100,再加了一个标准差,标准差是25%,这个比例大概就是16%;150的是100加了两个标准差,是2.3%。如果在200呢?那就加四个标准差,那比例应该在百分之零点几,比例很小。猪群里面只是个别的猪出现在200和200以上,还不能说猪有问题,如果这种猪比较多的话,可能就有问题。还有的场出现这个指数是负的,也是在四个标准差以外了,也是有问题的。同时我们不要把父系指数理解为公猪指数,不要把母系指数理解为母猪指数。好像父系指数用在公猪的选择上,母系指数用在母猪的选择上,这个概念完全错了。父系指数比如说用在杜洛克上面,杜洛克不管是选公猪还是选母猪,都是用父系指数。在长白和大白里面,不管公猪、母猪都是用的母系指数。可根据本场的育种目标自定义指数,我们前面讲到的指数只是种猪全国遗传评估中心用的指数。有的场做了饲料报酬的测定,这个指数肯定就不一样了。
      种猪选留
      种猪选留主要是两点:一是留多少,二是留什么样的猪。留多少决定了选择的强度和世代间隔,留什么样的猪决定了选择的准确性和遗传变异性。留多少和留谁影响到了遗传进展的四个因素。一般来说仔猪会服从这样一种正态分布。测定群有平均数,留种群也有平均数,这两个平均数之差,我们叫选择差,留的这一部分它所占的比例就是留种率。我们希望选择差要大,留种率越小,选择差就越大。
      留种率跟选择强度是有关系的,留种率越小,选择强度就越大。1%的留种率的话,选择强度是2.67%,大家做育种的应该都看过这个表。
      留种率取决于留种的后备种猪数和测定个体数。所谓留种率就是选留后备种猪数/测定个体数(或者参加遗传评估的个体数),这里强调的是后备猪,这个后备猪不是全部最后都真正作为种用的。从后备猪到实际的种用,中间还有一个淘汰率,但是这个一定是用后备种猪作为分子。有的场算留种率有两种错误,一种是留种率是这一年生下来多少仔猪,然后留了多少猪,那样来算留种率,这是不对的。分母是实际测定的个体数来看,分子有的场用它真正作为种用的个体数,那也不对,是后备种质数,因为你的后备种猪有一部分要淘汰,淘汰的这一部分指数是高还是低不一定了,有的可能指数很好的猪最后不能作为种用被淘汰掉了。
      怎样降低留种率?从分子分母去考虑,一是提高猪的繁殖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留种的后备种猪数。尤其是公猪,提高它的配种能力主要是通过人工授精或者人工精液的办法,可以减少种公猪的数量,这样留种数就可以降低。当然这个还是很有限的,改变不了多少,更重要的是在分母上做文章,就是扩大你的测定规模,增大分母,这样留种率会降低。
      留种率还取决于种猪的使用年限,一头猪用多长时间,总的原则是使用后代中的优秀个体去取代亲本个体。我们在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当中一般强调种公猪的使用时间不超过一年,母猪的使用时间不超过4胎。使用年限的长短决定了留种数量,个别优秀的种猪也可以适当延长使用时间,特别好的公猪可以用一年半甚至可能极个别的用两年,这样一定是极个别的。如果大批的猪都是用到一年半、两年的话,说明你这个群体没有进展,后代始终没有超过亲代。从核心群淘汰的种猪可以进入扩繁群,公母猪使用时间越长,世代间隔就越长。
      这里列出了公母猪使用时间对世代间隔的影响。公猪使用时间三个月到三年,母猪使用时间从一胎到六胎。公猪不超过一年,母猪四胎,这时候的世代间隔大约2年多一点点,这个点是比较理想的。世代间隔最短的是公猪三个月就淘汰,母猪一胎以后就淘汰,但是从其它方面来说就不一定合适了。
      假设公猪使用一年,从后备公猪到首次配种的淘汰率是20%,对于一个规模为100头母猪的核心群,公猪数量是40头,每年应选留50头后备公猪(平均每月留4.2头)。如果每年测定2000头公猪,留种率是2.5%。为什么是测定2000头公猪?1000头母猪一年产两胎的话,每窝测一头公猪,你就要测2000头,这是遗传改良计划的最低要求。当然你测的越多的话,这个留种率就越小。
      再看母猪。假设母猪最多使用至4胎,后备猪至首次配种的淘汰率为10%,各胎次之间的淘汰率为15%,眉头母猪每年产2.1胎,对于一个规模为1000头母猪的核心群,每年应选留732头后备母猪(平均61头/月)。如果每年测定4000头母猪,留种率为18.3%。这个4000头母猪也是假设每窝测定2头母猪,还不止4000头,应该在4000多头。在这个群体里面,各个胎次的母猪比例从1-4胎应该是31.4%、26.7%、22.7%、19.3%。有的场叫“0胎”,0胎是配种了还没有产仔,就把它当成0胎。按我们的计算,我们把它当成1胎,从首次配种到产仔都算一胎猪,第二次配种,以后它就叫二胎猪了,怀上二胎就是二胎猪了。我们去看有的场比例说不清楚,三胎猪比一胎猪还多,怎么会这样子?当然中间可能有一些情况,比如有什么病来了或者其它的因素导致比例完全不合理。
      留什么样的猪?第一,必须经过性能测定的,经过性能测定以后才能有遗传评估。第二,优先根据指数的大小。一头猪不去做测定也可以算它的指数,也可以算它的EBV,相当于根据它的系统来算它的EBV,这种准确性会比较低,我们强调的是要有个体本身的测定记录。对繁殖性状来说,公猪它的本身是没有产仔记录的,要根据亲属算它的指数。公猪生长性能是一定进入测定的,不管是公猪还是母猪,生长性能测定是一定要有。优先根据指数的大小是根据需要选留指数最高的个体。第三,参考EBV。有的猪可能在某个性状上EBV特别好,它在这个性状上特别优秀,我想把它这个优良基因留下来,这样做可以考虑把它留下来。尽管它的指数不是太好,但它的某个性状很优秀,也可以考虑把它留下来。值得注意是,它在其它性状上尽管不是很好,但是它超过平均水平,不要太差,你不要把优秀的基因留下来了,同时把坏的基因也留下来了,这也不是我们希望的。第四,我们还要兼顾体型、血统和健康状况。第五,一定要保持这个群体一定数量的公猪血统,防止近交。也不是每个血统一定要完全地保留下来,必要的时候可以淘汰最差的血统,它会影响整个猪群平均的遗传水平。如果你的血统数量不够了,可以去引种,从别的地方引进优秀的公猪进来。
      在留谁的问题上,要特别注意选择差。要考虑一个留种率,还要考虑留种差。有的场说的留种率,公猪留种率可能达到5%以下,但实际上看它的选择差没有多大,他尽管留了那么多,但是不是留的最好的那批猪。
      要看实际的种猪它的选择差有多大,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有两点要尽可能地做到:第一,留种母猪的指数应该在前40%,留种公猪的指数至少在前20%。刚才我们说公猪留中率希望在5%以下,母猪留种率大概在20%,这个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要求的留种率,为什么会这么要求?还要去考虑一下体型、血统、健康状况。按照指数来排的话,应该留这部分猪,但是要是再考虑到体型、血统等方面的因素,可能会往左边来一点,但是我们也希望在这个范围之内,这个已经有很大的空间和余地了。不管你的留种率是多少,看你的选择差有多大。
      关于选择差,很多猪场都做得不是太好。(图)这是测定母猪与留种母猪100公斤日龄分布。测定群的平均是170,留种群是168,选择差不到两天。不光选择差不够,我们看它的分布:留种的日龄在200天或者180天以上的这部分猪也留下来了。按照我们刚才讲的,应该是在这个界限以上。按照前40%,它的界限应该在160天,你的留种猪日龄全部应该在160天以下的。这种分布跟随机留种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你选不选都差不多。这样一种留种,好的留下来了,差的也留下来了,不要期望你会有什么遗传进展。
      公猪的情况稍微好一点,选择差在6天,但是同样的问题是也有一部分比较差的猪留下来了。
      分娩母猪指数的分布,留种的指数应该在前40%,这个指数有好多很差的,这说明你留的猪跟随机留种差不多,公猪也有类似的情况。
      更糟糕的群是:测定群均值是177.50,留种群均值188.51,是负的选择差,留种群比整个群的平均还要差,完全搞反了。
      种猪选配
      遗传评估出来,可以做选种,也可以做选配。做选配第一考虑的是根据它的亲缘系数,避免近交。一般的软件里面有一个做选配的功能,这种功能首先看一下公猪母猪的亲缘系数是多少,这个比较容易做。第二,根据性能做选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同质选配,这是主要方式。同质选配指的是好的公猪跟好的母猪配,这样的配种是主要的方式,而且这种方式目的是增大后代群体的变异性,能够有更大的概率产生极端优秀的个体,优秀的公猪可以适当地多配。另一种方式是异质选配,好的公猪跟差的母猪配,这种选配的目的就是增加后代群体的一致性,这种情况在我们的育种核心群是很少用的。好的公猪跟好的母猪配,差的公猪跟差的母猪配。
      遗传评估结果还用来分析遗传进展。育种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群体在目标性状上的遗传进展,这个只有通过长期的扎实的育种工作来实现,我们说的遗传进展是指的参加遗传评估的这些猪在各个年份出生的猪的平均的EBV或者平均指数的变化趋势。除了遗传进展,还有表型进展,也是参加遗传评估的各年度出生猪只的平均表型值的变化趋势。尽管表型值在不同年份中有不同波动,如果你的工作做得比较有效的话,遗传进展理论上它应该是持续稳定的,它往某个方向去变化,这种变化趋势是持续稳定的。通过这种遗传进展的分析,来检验我们遗传进展的效果。
      加拿大CCSI三个品种100公斤日龄、背膘厚的遗传进展很持续、很稳定,中间没有什么大的波动。最近几年背膘没有什么变化,不希望背膘再继续往下降了。产仔数在2000年以前基本没有什么进展,到2000年以后,长白、大白进展比较好。
      在我们国家,有的遗传进展还是可以的,日龄持续下降,但是表型的进展有很大的波动,同时跟遗传进展的方向反了,这个具体是什么原因,要根据各个场具体分析。
      表型进展的趋势跟遗传进展比较吻合,但是中间有一个大的波动,这种情况就要去分析这一年出了什么问题,是发病还是饲料出了问题或者是其它的原因,要做分析。
      大家可以关注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信息网,核心场的数据都要提交到遗传评估中心,遗传评估中心会对每个场做遗传评估。非核心场确实在做育种的,也可以把这个数据提交给遗传评估中心,遗传评估中心也会根据大家的需求为你们做遗传评估。评估中心的评估结果给大家做参考,每个场自己也做遗传评估。